利是封灯笼(广东省兴宁市春节的风俗习惯)

1. 利是封灯笼,广东省兴宁市春节的风俗习惯?

春节,客家人称为过年。进入农历十二月便作准备,炙老酒,踏(椿)米粉,做新衣裳。十二月二十五日叫入年价(界),老幼相呼:入年价,讲好话,村村屋屋开始敲锣打鼓,家家炸煎堆,蒸甜粄,清洁大扫除;除夕前一二天,屋门吊灯笼,贴对联和门神、利市。

除夕,男女老少均用松毛、杉蘖、柚树叶等煮水沐浴;傍晚,家家用三牲(鸡、鱼、肉)敬祖宗、灶神和龙神。敬祀毕,合家吃团圆饭。

年初一子时一到,人们便起来烧早香、敬祖宗、放鞭炮。早餐后开始拜年,见面后长辈要给儿童分红包(添岁钱)。从除夕起一连3昼夜,家家户户点年光。神龛前亦点长明灯。年初三叫穷鬼日,不出门寻亲访友,家家户户扫除秽物,说是送穷鬼。年初四至初八,大多数媳妇都要去转外家(娘家),新婚女婿上门拜见岳父母。春节期间,舞龙舞狮的敲锣打豉,走村串屋,热闹非凡。到了年初五,就是出年价,春节也就过去了。

兴宁过元宵节叫赏灯,从正月初九起至十五日止,有的至十七八;结束那天叫暖灯,有的地方暖灯比赏灯更热闹。节前先到县城或圩镇去请(买)花灯。花灯请回来后,悬吊在祖屋上厅,喻为添新丁(男孩)。

赏灯节比过年更热闹,家家都有亲戚朋友来,尤其是有新丁的。族众齐集祖堂,敬祖宗,办筵席,饮酒猜码(拳),厅堂内灯烛交辉,门前禾坪上舞狮舞龙,大放鞭炮,火箭、焰火,孔明灯连升夜空,热闹非凡,兴尽方散。

利是封灯笼(广东省兴宁市春节的风俗习惯)

2. 一个人怎么在义乌过年啊?

义乌过年传统习俗 除夕 晚祀门神,俗称“谢年”。谢年时,先将四方桌放置屋檐下,然后点上一对大红蜡烛和一盏新桁灯,再在桌上放上三茶六酒、年饭、馒头、红馃、斋米和肉桶。肉桶里盛有煮熟的猪头和雄鸡(口福),雄鸡上插上筷子,并在旁边放两个鸡蛋。猪头和雄鸡的口中含几根青葱或万年青叶尖。接着望空祭拜,三拜九叩,祈求来年吉祥,再焚烧锭帛,鸣放鞭炮,洒酒于地,将插在“口福”上的筷子拔去,祭神仪式结束。 谢年后再祭祖宗,俗称“烧年夜”或“拜太公”。祭祖前点香持灯笼往祖宗埋葬方向的路边迎接祖宗进门。座设上二横六,牲酒同平时,酒须斟三巡,满后供饭,再搁筷子于饭碗上,表示供膳已毕;然后三拜九叩,向祖宗祈福,焚化锭帛,取盘中肴饭各少许放入酒杯中,与酒同浇在锭帛灰上,作为路上的干粮与程仪。最后持香、灯笼将祖宗恭送到路口。 祭祖后开始“更岁”。全家老少团坐吃年饭,长辈拿出红包给未成年的儿孙分压岁钱。于灶下灰堂煨炭头树茬,称为“火乌年祭”;挂祖先容像,供儿孙瞻拜。室内俱点灯烛,名曰“满堂红”;妇女于灯下赶包粽子,其余成员娱乐坐守到天明,俗称“坐长夜”。 春节 农历新年初一清晨,首先行开门仪式,在门框上贴“开门见喜”红纸条,向“喜神方”燃点爆竹,礼拜接福。早餐吃羹和粽子,寓意农家“先耕后种”;吃年糕,表示“一年更比一年高”。接着率子女瞻拜祖墓,进香鸣炮添土,折松枝柏条回家。然后到各亲友家拜年。 拜年时先由小辈向长辈送礼拜年,后长辈嘱子女回拜,称“回年”。拜年客道别时,本人给客人“回头货”,长辈给来拜年的幼辈“八卦钿”(压岁钱)。 年初八,俗称“上八日”。义乌旧俗,头一年结婚的新女婿,在这一天到岳父母家“拜年门”。老年妇女拎香袋出门前往附近八座寺庙上香礼拜,名曰“拜八寺”,祈求来生有好“八字”。义乌某些地方在这一天举行“迎大蜡烛”民俗活动。 元宵 正月十五日,俗称“元宵节”。元宵节时兴吃元宵(即汤圆),寓意团圆美满。旧时元宵夜,姑娘们爱从油菜田中采来数片菜叶,用以掸肩,名曰“掸油肩”。过元宵夜称“闹元宵”,义乌民间有迎龙灯、魁星灯、舞狮子、走马灯等传统活动,迎时火铳、炮杖声震长空,锣鼓唢呐喧闹盈耳,有的彻夜不息,闹至次日天明才兴尽而归。 民间禁忌 除夕夜与年初一作兴讲利市话。义乌旧俗,杀鸡杀鸭叫“圆鸡圆鸭”,熄灯叫“圆灯”,睡觉叫“安脊”,小孩跌倒叫“滚元宝”,东西摔破叫“碎碎(岁岁)平安”等。 大年初一不能动扫帚,俗称“扫帚生日”,否则会扫走运气,赶跑财神;不能洗衣服,往门外倒垃圾,倒洗脸水,生怕财运倒掉,不能吵嘴打架,打骂孩子;不能让小孩玩刀枪等。大年初一,如果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,长辈会拿一张草纸揩揩小孩嘴巴,俗称“揩屁股”,意思是童言无忌。有些长辈会想方设法从小孩口中套出一些利市话来,名曰“讨口封”。

3. 南北方春节的风俗?

小年习俗:祭灶、扫尘

南北差异:北方腊月二十三 南方腊月二十四

传说中小年是“灶王爷上天”之日,因此在这天,许多家庭会供奉“灶王爷”。

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,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,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,无论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,人们都要开始扫尘,清洗衣物,刷洗锅瓢,彻底地进行大扫除,做到窗明几净,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,也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。

除夕习俗:年夜饭、守岁

南北差异:北方守岁 南方围炉

除夕,全家欢聚一堂,吃过年夜饭,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,一家人团坐守岁。子时,鞭炮齐响,辞旧岁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,各家依次给辈分长者拜年,继而同亲友互相祝贺。在北方,除夕夜全家人守岁要围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包饺子,为了讨吉利,北方人往往把硬币、糖、花生、枣子、栗子和肉馅等,一起包入饺子内。在南方有除夕夜围炉的习俗,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便围炉而坐,嗑着瓜子,看着电视,边吃边聊,述说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。

初一习俗:开门炮仗、拜年

南北差异:北方吃饺子 南方吃年糕汤圆

初一早晨,开门大吉,先放爆竹,叫做“开门炮仗”,预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、红红火火。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,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春。

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,取“新旧交替、更岁交子”的意思。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,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“新年大发财,元宝滚进来”的好兆头;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,年糕谐音“年高”,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。汤圆也叫“团子”、“圆子”,取“全家团圆”之意。

初二习俗:回娘家

南北差异:北方吃面 南方吃开年饭

大年初二,出嫁的女儿回娘家,要夫婿同行,所以俗称“迎婿日”。

人们常说“初一饺子初二面”,吃面条图的是条条顺,意喻顺顺当当,面条的讲究也不少,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,而且这面须为冷汤,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,称为冷汤。在南方,广东、澳门等地区初二要吃开年饭,尤其是做生意的人。开年饭除了包括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之外,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,取红皮赤壮,喻意健健康康;有些人会用生菜铺金菇,喻意生“财”及“金钱满地”等。

初五习俗:躲小人、迎“财神”

南北差异:北方放鞭炮 南方派利是

初五俗称破五,要迎“财神”,“赶五穷”,包括“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、交穷”。这天的食俗是吃饺子,俗称“捏小人嘴”。

在北方一些地区的商家初五后店铺开张要放鞭炮,称为“鬼崩祟”,崩走往日的晦气。而在南方,初五做生意的人要大派开工利是给员工。

除了风俗之外,南北各地过春节,在饮食方面也有很大差异。

4.  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?

中国历史上的财神可不止这四个,如果细说的话有好几十个,而各个财神的由来也极为难考究,有的道教封赐的,有的是民间信仰。而关公、范蠡、赵公明、比干等其实都是正财神,从民间到宗教,能封正财神的都是文武官员。

正文财神

比干

商纣王的叔叔,小说中妲己要陷害比干,便在纣王面前说比干的心是七窍玲珑心,能治纣王的病,比干虽然知道是妲己要害他,但最后还是把心挖出来,待路过街道时一老太太问他“人无心能活吗?”比干听了就死了。

历史上比干是河南卫辉人,比干庙就在河南卫辉,在此地流传着比干成为财神的传说。说是比干挖心死后升天,玉帝可怜他,因他为国尽忠挖心死了,玉帝认为他没了心就不会生贪念,所以封他为财神,这是道教的封赐。

范蠡

范蠡被封财神是因为他有经商的天赋,被称为“商圣”。范蠡精通韬略,原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名臣,辅佐勾践成就大业后就弃官从商,又三掷千金三散千金,所以世人尊他为财神。

民间还有流传范蠡后来靠卖陶器发财,说他是制陶的祖师爷,当然这是我从野史里看到的,历史资料并没有记载。

李诡祖

很多人并不认识李诡祖,但他有一个很牛掰的特点,我们现在看到的诸位财神的穿扮都是以他为原型的。

李诡祖是北魏梁县县令,今河北曲周县人,他为官清廉,爱戴百姓,通常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救济穷人。在他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就为他立庙,唐朝时被封为“神君增幅相公”、元朝被封“福善平施公”,其实我们平常在石庙见到的财神造型最像的就是他了。

正武财神

关羽

关羽其实算是全能神了,求平安的香港警察、黑社会拜关羽;求发财的商人、百姓拜关羽,就连佛教、道教也拜关羽。人们喜欢拜关羽是因为他忠肝义胆,商人拜关羽是因为他不为金银所动,以前的商人坚信诚信交易,童叟无欺,所以把他奉为财神,为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。

传说“关二爷平时都眯眼,一旦睁眼必杀人”,所以喜欢纹身的朋友不要纹睁眼关公。

赵公明

这么多财神中,除了关公外,流传最广的就是赵公明了,这也导致他的传说最为混乱,有的说他是商朝武将;有的说是经商能手;有的说他是木材商人;还有说他是冥神,收瘟布疫的五瘟神之一等等。

这也是把赵公明当全能神了,他的历史现在也无法考究,反正我们知道他是财神就行了。

综上所述,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,信仰的神也不一样,有的寺庙关羽为正财神,有的赵公明为正财神,但文财神的打扮却都是李诡祖的造型,其实以上说的几位都是正财神,不分高低。

下面再介绍一下另外一些财神,为啥有这么多财神?因为除了正财神,还有偏财神啊。正财神保佑做正当生意的人,偏财神照顾做偏门行业的,比如那些古代的绿林好汉、江湖侠客,现在那些开发廊、游戏机的等等。

现在有很多的说法,把五路财神归为偏财神,也不知道谁归类的,五路财神体系中还包括正财神、准财神,所以这财神里面存在好多的矛盾。

第一五路财神组合:赵公明、萧升、曹宝、陈九公、姚少司

在华夏历史中五路财神可不止一组,这里只是其中一个组合,这个组合中赵公明成了中路财神。除了他之外还有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、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、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、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。这五位是道教封赐的,除此之外大多数是民间信仰。

第二五路财神组合:文(刘操,北路)、武(赵公明,南路)、生(白圭,西路)、积(范蠡,中路)、广(弦高,东路)

刘操:刘海蟾,名讳操,据说刘祖修道后,道号“海蟾”,于是便叫刘海蟾。传说古代有一种金蝉以金为食,刘海蟾捉金蟾时用一串铜钱为诱饵来钓金蝉,而这种金蝉不是平常蟾蜍,而是三足大金蝉。这种金蝉被看做是一种灵物,古人认为抓住可发家致富,于是刘海蟾就被塑造成财神的形象,民间故事中更是把他当做“准财神”,后来很多商店里面都会摆放一直金蟾蜍的习俗。

白圭:战国时人,和范蠡一样,也是弃官从商,经营思路和范蠡很像,后来富甲一方,且乐善好施,被世人津津乐道。

《汉书》:“薄饮食,忍嗜欲,节衣服,与用事童仆同苦乐。”

这段记载就能看出他的经营理念和做事原则,《汉书》也记载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理论的鼻祖。

3.弦高:有次,弦高赶着12头牛去经商,遇到正要袭击郑国的秦军,他冒充是郑国的使者,用12头牛犒劳秦军,并告诉秦军将领,郑国早就知道秦军要偷袭郑国,所以让我赶这些牛犒劳你们。秦军将领一听,对方早就知道我们偷袭了肯定早有准备,如果现在进攻必定失败。后来秦军退走,郑国因弦高才智避免了亡国,郑穆公想奖赏弦高,但他辞而不受。

下面还有别的五路财神组合,我就不一一列举了,想必有的人还是知道的这些财神的。

文(比干)、武(赵公明)、义(关羽)、富(沈万三)、偏(苏福禄)

柴显聪、柴显明、柴显正、柴显直、柴显德。神话传说《铸鼎余闻》中记载,南齐柴氏兄弟为五显神财神。

曹仁广、刘义广、李诚广、葛信广、张智广。相传是五位替天行道、劫富济贫的好汉,他们的财神庙现在在北京六里桥,马官营村南侧。

杜平、李泗、孙立、任安、耿彦。清同治八年《财神宝卷》记载这五位结拜的财神兄弟。

后面还有九路财神、十八路财神等,实在太多,就算写出来大家也可能看不下去,但不管这些几路财神里面都有赵公明和关羽的存在。毕竟他们太出名了,因此正财神就是前面提到的这几位。

而另外那些五路、九路、十八路等财神,也都确实是历史上出现的真人,他们有的经营有方发财、有的劫富济贫帮助百姓,人们为了纪念和求发财的心态,为他们立了庙,希望能保佑自己财源广进。

5. 古人为什么要定春节这个节日?

春节(Spring Festival)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。在夏历正月初一,又叫阴历年,俗称“过年”、“新年”。春节的历史很悠久,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。按照我国农历,正月初一古称元日、元辰、元正、元朔、元旦等,俗称年初一,到了民国时期,改用公历,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,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。

【春节人文意义】

春节到了,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,万象复苏草木更新,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。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,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,当新春到来之际,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。

千百年来,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,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,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“迎春日”,也叫“扫尘日”,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,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。

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,节前十天左右,人们就开始忙于采

购物

品,年货包括鸡鸭鱼肉、茶酒油酱、南北炒货、糖饵果品,都要采买充足,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,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,准备过年时穿。

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,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。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,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,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、门神像等,福字还可以倒贴,路人一念福倒了,也就是福气到了,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。

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。在过去的传说中,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。年一来。树木凋敝,百草不生;年一过,万物生长,鲜花遍地。年如何才能过去呢?需用鞭炮轰 ,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,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。

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,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,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。过年的前一夜,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,也叫除夕,又叫团圆夜,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,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,除夕晚上,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,欢聚酣饮,共享天伦之乐,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,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,和字就是合;饺子的饺和交谐音,合和交有相聚之意,又取更岁交子之意。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,甜甜的粘粘的年糕,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,步步高。

待第一声鸡啼响起,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,街上鞭炮齐鸣,响声此起彼伏,家家喜气洋洋,新的一年开始了,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,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,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,吃团年饭,初二、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,相互拜年,道贺祝福,说些恭贺新喜、恭喜发财、恭喜、过年好等话,祭祖等活动。

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,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,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,耍龙灯,演社火,游花市,逛庙会等习俗。这期间花灯满城,游人满街,热闹非凡,盛况空前,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,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。

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,但是满、蒙古,瑶、壮、白、高山、赫哲、哈尼、达斡尔、侗、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,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,更蕴味无穷。

【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】

春节和年的概念,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,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“年”,《说文。禾部》:“年,谷熟也:。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,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,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,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,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,即一年的开始,也叫年,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,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,一直延续到今天。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“元旦”,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,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,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,在政府机关、厂矿、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,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,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。

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,一直到正月十五,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。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,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,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、祭奠祖先、除旧布新、迎禧接福、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,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。

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《腊祭》。据说腊尽时日,人们杀猪祭祀老天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人们用朱砂涂脸,鸟翼装饰,唱唱跳跳。至于“春节”一名,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杨震》:“又冬无宿雪,春节未雨,百僚焦心。”

1949年9月27日,新中国成立,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,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,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,俗称阳历年;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,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“春节”,俗称阴历年。

春节传说之一:熬年守岁

守岁,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,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,也叫除夕守岁,俗名“熬年”。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,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:

太古时期,有一种凶猛的怪兽,散居在深山密林中,人们管它们叫“年”。它的形貌狰狞,生性凶残,专食飞禽走兽、鳞介虫豸,一天换一种口味,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,让人谈“年”色变。后来,人们慢慢掌握了“年”的活动规律,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,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,等到鸡鸣破晓,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。

算准了“年”肆虐的日期,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,称作“年关”,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:每到这一天晚上,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,熄火净灶,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,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,躲在屋里吃“年夜饭”,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,所以置办得很丰盛,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,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,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,平安地度过这一夜,吃过晚饭后,谁都不敢睡觉,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。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。

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,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。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。”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,通宵守夜,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。

春节传说之二:万年创建历法说

相传,在古时候,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,看到当时节令很乱,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。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,一天,他上山砍柴累了,坐在树阴下休息,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,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,测定一天的时间,后来,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,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,来计算时间。天长日久,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,四季就轮回一次,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。

当时的国君叫祖乙,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。万年知道后,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,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。祖乙听后龙颜大悦,感到有道理。于是把万年留下,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,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。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,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,创建历法,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。

有一次,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。当他登上日月坛时,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:

日出日落三百六,周而复始从头来。

草木枯荣分四时,一岁月有十二圆。

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,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。万年指着天象,对祖乙说:“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,旧岁已完,新春复始,祈请国君定个节吧”。祖乙说:“春为岁首,就叫春节吧”。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。

冬去春来,年复一年,万年经过长期观察,精心推算,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,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,已是满面银须。国君深为感动,为纪念万年的功绩,便将太阳历命名为“万年历”,封万年为日月寿星。以后,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,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。

春节传说之三:贴春联和门神

据说贴春联的习俗,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,这是有史为证的。此外根据《玉烛宝典》,《燕京岁时记》等著作记载,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“桃符”。

在中国古代神话中,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,当中有座山,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,树梢上有一只金鸡。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,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。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,门边站着两个神人,名叫神荼、郁垒。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,神荼、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,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,送去喂虎。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、郁垒。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,放在自家门口,以避邪防害。后来,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、郁垒的名字,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。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“桃符”。

到了宋代,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,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,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,三则装饰门户,以求美观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,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,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。

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,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。据说,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,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。在民间,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,古人认为,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。他们心地正直善良,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,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,即是此种奇形怪相。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,相貌狰狞,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,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。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,通常都是两扇对开,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。

唐朝以后,除了以往的神荼、郁垒二将以外,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。相传,唐太宗生病,听见门外鬼魅呼号,彻夜不得安宁。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,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。其后,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,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。

【春节的常见习俗】

扫尘

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 ,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按民间的说法: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出门。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。 每逢春节来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六闾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明渠暗沟。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、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。

贴春联

春联也叫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,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,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。这一习俗起于宋代,在明代开始盛行,到了清代,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《槛联丛话》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。

春联的种类比较多,依其使用场所,可分为门心、框对、横披、春条、斗方等。“门心”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;“框对”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;“横披”贴于门媚的横木上;“春条”根据不同的内容,贴于相应的地方;“斗斤”也叫“门叶”,为正方菱形,多贴在家俱、影壁中。

贴窗花和倒贴“福”字

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——窗花。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,也集装饰性、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。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,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,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,所以也被称其为“窗花”。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、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,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。

在贴春联的同时,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、墙壁上、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“福”字。春节贴“福”字,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。“福”字指福气、福运,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对美好未来的祝愿。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,有的人干脆将“福”字倒过来贴,表示“幸福已到”“福气已到”。民间还有将“福”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,图案有寿星、寿桃、鲤鱼跳龙门、五谷丰登、龙凤呈祥等。

【春节食俗】

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,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,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。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,所以必须尽早准备,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,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。

蒸年糕,年糕因为谐音“年高”,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,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。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、白年糕,象征着黄金、白银,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。

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、百果年糕和白年糕。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、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。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,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,有的还包上豆沙、枣泥等馅,山东人则用黄米、红枣蒸年糕。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,或蒸或炸,也有人干脆沾糖吃。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,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,以粳米制作,味道清淡。除了蒸、炸以外,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。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、猪油、玫瑰、桂花、薄荷、素蓉等配料,做工精细,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。

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,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,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,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,再用皮包上馅,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,各种肉、蛋、海鲜、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,正统的饺子吃法,是清水煮熟,捞起后以调有醋、蒜末、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。也有炸饺子、烙饺子(锅贴)等吃法。因为和面的“和”字就是“合”的意思;饺子的“饺”和“交”谐音,“合”和“交”又有相聚之意,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;又取更岁交子之意,非常吉利;此外,饺子因为形似元宝,过年时吃饺子,也带有“招财进宝”的吉祥含义。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,话新春,其乐融融。

开门炮仗

春节早晨,开门大吉,先放爆竹,叫做“开门炮仗”。爆竹声后,碎红满地,灿若云锦,称为“满堂红”。这时满街瑞气,喜气洋洋。

拜年

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,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,旧称拜年。汉族拜年之风,汉代已有。唐宋之后十分盛行,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,可用名帖投贺。东汉时称为"刺",故名片又称"名刺"。明代之后,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,专收名帖,叫"门簿"。

新年的初一,人们都早早起来,穿上最漂亮的衣服,打扮得整整齐齐,出门去走亲访友,相互拜年,恭祝来年大吉大利。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;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;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,称为“团拜”。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,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,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“贺年片”。

春节拜年时,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,祝长辈人长寿安康,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压岁钱有两种,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,置于床脚,此记载见于《燕京岁时记》;另一种是最常见的,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。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,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,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。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。

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,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,大体可分4类:

一是走亲戚。初一必须到岳父、须带礼物。进门后先向佛像、祖宗影像、牌位各行三叩首礼,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。可以逗留吃饭、玩耍。

二是礼节性的拜访。如给同事、朋友拜年,一进屋门,仅向佛像三叩首 ,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,如比自己年长,仍应主动跪拜,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,连说免礼表示谦恭。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,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。主人受拜后,应择日回拜。

三是感谢性的拜访。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(如律师、医生等)就要买些礼物送去,借拜年之机,表示谢枕。

四是串门式的拜访。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,素日没有多大来往,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,到了年禧,只是到院里,见面彼此一抱拳说:“恭禧发财”、 “一顺百顺”,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,无甚过多礼节。

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:拜年是向长辈叩岁;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。现在,有些机关、团休、企业、学校,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,称之为“团拜”。

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,是人们辞旧迎新、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。 古时“拜年”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,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、祝贺新年如意、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。遇有同辈亲友,也要施礼道贺。

古时,倘或坊邻亲朋太多,难以登门遍访,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,称为“飞帖”,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,上写“接福”两字,即为承放飞帖之用。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。清人《燕台月令》形容北京年节:“是月也,片子飞,空车走。”成为时尚。大户人家特设“门簿”,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,门簿的首页多虚拟“亲到者”四人:一曰寿百龄老太爷,住百岁坊巷;一曰富有余老爷,住元宝街;一曰贵无极大人,住大学士牌楼;一曰福照临老爷,住五福楼。以图吉利讨口彩。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、贺年卡,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。

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。宋人周辉在《清波杂志》中说:“宋元佑年间,新年贺节,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”。当时士大夫交游广,若四处登门拜年,既耗费时间,也耗费精力,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,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、三寸长,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、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。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。明朝杰出画家、诗人文征明在《贺年》诗中描述:“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纸朝来满蔽庐;我亦随人投数纸,世憎嫌简不嫌虚”。这里所言的“名刺”和“名谒”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。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,既方便又实用,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。

大约从清朝时候起,拜年又添“团拜”的形式,清人艺兰主在《侧帽余谭》中说:“京师于岁首,例行团拜,以联年谊,以敦乡情”,“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,饮食宴会,作竟日欢”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。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,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。

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,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,谓之“忌门”。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,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。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,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。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“拜夜节”,初十以后叫“拜灯节”,所以有“有心拜年,寒食未迟”的笑话。

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,日后补行的,谓之 “拜晚年”。

占岁

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。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《岁占》,谓岁后八日,一日为鸡日,二日为犬,三日为猪,四日为羊,五日为牛,六日为马,七日伟人,八日为谷。如果当日晴朗,则所主之物繁育,当日阴,所主之日不昌。后代沿其习,认为初一至初十,皆以天气清朗,无风无雪为吉。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、庆祝活动。有初一不杀鸡,初二不杀狗,初三不杀猪……初七不行刑的风俗。

贴画鸡

朱仙镇木板年画

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。晋朝人著的《玄中记》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,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,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,天鸡就啼鸣了。它一啼,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。所以春节所剪的鸡,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。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。据说尧帝时,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,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,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,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,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,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,吓退妖魔鬼怪,使之不敢再来。因重明鸟样类似鸡,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,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。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,称它为“五德之禽”。《韩诗外传》说,它头上有冠,是文德;足后有距能斗,是武德;敌在前敢拼,是勇德;有食物招呼同类,是仁德;守夜不失时,天明报晓,是信德。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,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。

聚财

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,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,否则会扫走运气、破财,而把“扫帚星”引来,招致霉运。假使非要扫地不可,须从外头扫到里边。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,怕因此破财。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,大年夜扫除干净,年初一不出扫帚,不倒垃圾,备一大桶,以盛废水,当日不外泼。

祭财神

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。民间传说,财神即五路神。所谓五路,指东西南北中,意为出门五路,皆可得财。

清代顾禄《清嘉录》云:“正月初五日,为路头神诞辰。金锣爆竹,牲醴毕陈,以争先为利市,必早起迎之,谓之接路头。”又说:“今之路头,是五祀中之行神。所谓五路,当是东西南北中耳。”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。正月初四子夜,备好祭牲、糕果、香烛等物,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,虔诚恭恭敬财神。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,为争利市,故先于初四接之,名曰“抢路头”,又称“接财神”。

五祀即祭户神、灶神、土神、门神、行神,所谓“路头”,即五祀中之得神。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,供羊头有“吉祥”之意,供鲤鱼是图“鱼”与“余”谐音,诗个吉利。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,便可发财致富。

因此,每到过年,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,打开大门和窗户,燃香放爆竹,点烟花,向财神表示欢迎。接过财神,大家还要吃路头酒,往往吃到天亮。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,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,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。

送穷

正月初五“送穷”,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。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,称为“扫晴娘”,“五穷妇”,“五穷娘”,身背纸袋,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,送门外燃炮炸之。这一习俗又称为“送穷土”,“送穷媳妇出门”。陕西韩城一带,破五这一天忌出门,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,还要爆炒麻豆,令其崩裂发声,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,求得财运。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,俗称“填穷坑”。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,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,送走旧日贫穷困苦,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。

开市

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,而在正月初五开市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,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。

6. 给孩子和家人?

过年在中国,生活在农村要买的东西可多了,首先是新衣服,过年穿在身上喜气洋洋,身体健康!其次家里的装饰摆设有:对联,年糕,灯笼,鞭炮,烟花,喜糖,新利是封,寿饼,新鲜水果,马蹄,挂画,零食大礼包,金元宝,等等……吃团圆饭,发放红包,老人家其实最喜欢的礼物就是:一家团团圆圆,开开心心,健健康康,平平安安的坐在一起聊聊天,其乐融融……

7. 如何用利是封制作圆形灯笼?

做法:

1、将大利是封先对折,然后再对折;

2、找出两个中间点,一正一反的折出四个角;

3、将两个利是封的角合在一起,用订书机沿线订两下;按这个做法将6个利是封订在一起,成为顶部;另外6个利是封订好 后成底部(切记是沿线订)4、把订好的利是封两个角反下来,在中间再订一下;5、底部、顶部的另外两个角,交叉订在一起,灯笼部分就好了;6、取两个中国结,在顶部(底部)中间穿入,用牙签在里面固定好,勾上提手就完成了。希望有所帮助哦~~~

免责声明:本文作者:“游客”,版权归作者所有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。信息贵在分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@foxmail.com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。
(196)
搓泥浴宝(搓澡用什么搓的干净)
上一篇 2023年11月11日
电热水器哪个品牌好(万和梅赛斯和海尔热水
下一篇 2023年11月11日

相关推荐

  • 姜饼木(有什么好看的耽美)

    红木:红木为热带地区所产,豆科,紫檀属的植物。最初是指红色的硬木,品种较多;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,人们对红木的需求日益增加,行业亟待规范,国家根据密度等指标对红木进行了规范,把红木规范为:二科、五属、八类、三十三种。常见的种类有鸡翅木,大红酸枝...

    2023年10月27日
  • 貔貅生日(网上哪里能买到冷门却有趣的东西)

    我是重度冷门好物收集控,都曾为买个限量款玩偶飞过日本那种...且看我就跟抢到宝一样的二楞样儿↓各种口味都有,不满意打我!...

    2023年10月28日
  • 电紫砂锅有毒吗(电紫砂锅可以不用外面的壳直接放煤气上烧吗)

    电紫砂锅不能在煤气上用,因为煤气温度太高且冷热不均,温度差太大就会像冬天给玻璃杯倒水一样,会裂开,那就报废了。...

    2023年11月10日
  • 碎花墙纸(壁纸贴什么样的好看)

    1.田园风格是很多小女生的喜好,清新而细碎的小花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柔和而素雅,粉嫩的色调让人联想到春日里的清新和阳光明媚的田园。...

    2023年11月11日
  • 可视电话门铃(可视门铃有用吗)

    当有来访者,而室内主人不在,将自动拍照保存,主人回来后可以自由查询,不错过任何一个重要会面;当主人在家时,可以用手动拍照。最重要的是:有人按门铃或在门口长时间逗留都会触发报警,报警图片/视频自动推送到手机客户端。...

    2023年11月15日
  • 北京家具城(北京家居卖场排名)

    红星美凯龙家具市场最便宜。北京红星美凯龙家具非常便宜,而且品种齐全,质量也好,色泽明丽,在那里选择家具是最好的选择,物美价廉,性价比高。...

    2023年11月17日
  • 陶瓷工艺(宋代的制瓷有怎样的成就)

    经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和五代时期的分裂局面,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政权,实现了中国的统一。以后宋辽金之间的长期战争给社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破坏,但总的说来社会经济仍然波浪式地向前发展。1127年以后,南宋政权偏安于江南,使得南方经济也曾繁...

    2023年11月19日
  • 华新水泥价格(水泥出厂编号是一样的吗)

    如果是单个生产产家并且同一批售出的水泥,出厂编号正常都一样,如果不是同一批的那根本不一样,而且每个水泥生产产家他的编号也不一样,不同型号水泥出厂编号也不一样。...

    2023年11月24日
  • 松下电视机维修(松下等离子电视开机无画面显示是怎么回事啊)

    1、检查电视机是否接通了电源,如果未接通电源则将其接通,并打开机身上的电源开关即可;这点可以通过观察电视机的电源开关指示灯是否亮着来判断,不亮则说明电视机的电源连接已断开;电源连接断开包括家里停电、电视机插头松动、电视机内部供电系统故障等;可...

    2023年11月28日
  • 拉丘娜(有没有人行内人士了解第六空间家居旗下品牌有哪些)

    凯沃、天一美家、弗吉尼亚、索菲娅、LITMITISS、科勒、楷模、SELVA、楷模、弗吉尼亚、康耐登、幻知曲、西格菲斯、美克美家、FENDI、写意空间、思特莱斯、拉丘娜、中欧门窗、乐坦兹、MIX混搭空间、艾特屋、金可儿、欧勒桠、南洋森林、美典...

    2023年11月29日
返回顶部